《读书变现》第二章:突破阅读误区告别低效阅读
今天我们读《读书变现》的第二章:突破阅读误区,如何告别低效率阅读。
这一章节总共讲了三个部分:阅读误区、创意阅读法、阅读时间。
阅读误区:突破四大误区,成为读书达人。
误区一:从头到尾阅读,才算读完一本书。
不能仅仅表象的“读”,更需要“用”。不是读完的心态,而是有用的心态,才是真正的阅读。
误区二:看书追求速度和数量,不注重效果。
读书不一定要快,读书慢没有关系,重要的是理解,理解后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。
误区三:只看专业书,不看其他书。
阅读不仅需要高度和深度,也需要广度。跨界阅读可以提高多维思考能力。
误区四:只阅读,不输出,也不行动。
需要从内容消费者转为内容生产者,真正的将书中学到的知识用起来,才能有真正的效果。
创意阅读法:五个创意方法,让阅读变得有趣。
10 分钟阅读法,轻松开启阅读
10 分钟阅读法的步骤:
- 快速筛选阅读书籍
- 看目录确定阅读页数
- 定闹钟专注阅读 10 分钟
- 用 5 分钟写收获和行动清单
作者还提供了创意阅读法记录表:
罗孚看完 10 分钟阅读法,挺受启发,特别是 5 分钟的行动,这是我没有想到的,常规的步骤里仅仅是 10 分钟看完书,但如果有 5 分钟的行动,再加上记录表,这样的收获绝对比只读 10 分钟有效的多。
另外,实际生活中,确实浪费了不知道多少个 10 分钟,比如地铁上下班时间、中午休息时刷视频刷新闻的时间、晚上回家后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刷刷公众号甚至知乎的时间等等,这么多不起眼的 10 分钟,真正利用起来,真的有很吓人的效果。比如罗孚有次借了公司的《上瘾式存钱》这书,然后那个礼拜因为天气原因几乎天天坐地铁,也就在这一周内,竟然把这本书看完了,就仅仅利用了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,这样的体验震撼到了我。
找不同阅读法,不断积累知识卡片
用找不同阅读法找书里的新概念、新方法、陌生的知识点、颠覆认知的知识、不熟悉的内容等。
作者给出的具体方法:
- 找出书籍中的关键概念
- 找出概念的定义和相关金句
- 创建知识卡片
还给了一个具体的卡片案例:
知识卡片的方式很有新意,罗孚准备利用起来,准备使用 flomo 而不是纸质的内容,另外格式上也尽量注意,形成一定的规范。知识卡片可以解决我看书过程中忍不住分享的问题,是很不错的方式,是值得尝试并持续输出的方式,拭目以待。
萃取阅读法,快速提炼书籍精华内容
萃取核心内容,找到关键概念、核心观点、内容结构、金句等关键信息。
具体的方式:
- 萃取关键概念
- 萃取核心观点
- 萃取内容结构
- 萃取金句
经典阅读法,阅读和背诵经典的作品
经典数据,可以穿越时空,带给我们启迪和智慧。
行动阅读法,读完书就去行动和践行。
行动阅读法的运用:
- 找出书中颠覆认知的知识
- 找出书中的方法和步骤
- 列出行动清单,以及截止日期
- 回顾和检查,看有没有做到
讲完这五大创意方法,很受启发,我现在所整理的文字,应该基本都是萃取阅读法的运用,因为基本都是全书各章节结构性内容的摘录,带有自己思考的输出相对较少。不过这五大方法很实用,10 分钟阅读法有点不一样,知识卡片是很好的方式,萃取阅读也算是精华内容的整理了,而行动阅读法应该最难,读完后能有行动比较难做到。
阅读时间:从忙碌生活中,抽出时间阅读
作者提供了几种阅读方式,都是很不错的解决方案。
沉浸式阅读,抽出整块时间,专注阅读
书中引用的金句:如果你觉得学习的成本太高,请试试看无知的代价。
沉浸式阅读的整块时间一般可以来自:
- 早起阅读 30~60 分钟
- 下班后阅读 30~60 分钟
- 周末时间,沉浸式阅读 1 个小时以上
同时,也需要为自己创造沉浸式阅读的环境。
有一个公式:专注力 > 时间 > 金钱 。对于这个公式,你是否有所启发呢?
碎片化时间阅读,随时随地阅读
基本就是和芒格一样抽出各种时间来阅读。常见的碎片时间有:
- 通勤时间,比如在地铁公交上
- 等人的时间
- 睡觉前的时间
随时听书,吸收一本书的精华内容
听书可以是看书的前置。一般来说,听书频道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好书,听到有兴趣的或者觉得值得深入的,可以再找书来读,为选书环节节省了不少时间。
每周阅读记录表,追踪阅读情况
每周阅读记录表一般是这样的:
- 填写本周阅读数量和书名
- 填写本周阅读目标
- 填写阅读收获和输出内容
- 填写行动清单
提供的样表:
这个表很不错,如果能按此表进行每周记录和复盘,那进步一定是巨大的。
读完第二章,收获不少,阅读方法很实用,而阅读时间的分析和选择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,愿把这些内容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。
好了,我们继续阅读第三章:打好阅读基础,如何掌握三大高效阅读方法。我们下回见。